这是不久前在华中某地进行的一场应急抢修演练,演练中,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技师高玉华所在组在接到命令后,立即携带工具前出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。

像这样的险情,高玉华不知处理过多少起。1990年入伍的他,在国防建设一线年。这期间,他掌握了包括机械修理、机械操作在内的数十种专业,精通50多种装备的操作与维修,战区级单位还专门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;同时,在军事体能方面他也毫不松懈,年近五十仍保持着军事体育特2级水平。

高班长在我眼里是一个无所不能、全能型的一个人,他遇到困难和难题的时候,都能够尽全力去解决,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,高班长也是愿意去花时间将它摆平。

到目前为止,自己掌握的专业将近有20个类型,基本上不说精通,都能做到独当一面,完成一般的工作任务。

多面手曾经也有犯难的时候。随着部队转型发展,装备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,这对高玉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2012年,在原组织的一次比武中,面对新增加的电脑编程课目,一向自信的高玉华心里却打起了鼓。

以前都是跟机械打交道,一直在拿扳手、拿工具,突然让接触电脑计算机,感觉手不听使唤,很僵硬。

其实那个课目挺难的,我们要一轮一轮的。如果说在供配电专业中我第一名,要紧接着考第二个专业,在这个专业再拿到前三才能进下一轮,它是属于这种程度的。所以说,当时这种比赛要懂得很多专业。

面对严苛的赛制和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,只有初中学历的高玉华二话没说,拿起教材一头扎在电脑前,C语言、编程入门……一个个陌生代码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,从零起步的他,凭借扎实的学习能力快速超越了同期培训的所有战友。

老师刚开始讲的时候,真是像听天书一样听不懂,不停地问不停地看书,反复练习,可能经过六七天以后,慢慢才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。当时心里想作为一个老兵,也要迎难而上,尽最大努力挑战一下自己。

就这样,高玉华连连闯关,获得了这次比武的冠军。也因为这次经历,他的转型之路变得更加清晰。

现在我们单位配备的一些发电机组、配电柜,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,作为传统维修工不能适应这种新装备的要求,必须要求自己伏下身子加强学习和钻研,能尽快掌握这种新装备维修的技能

去年疫情归队隔离期间,高玉华用15天时间,便将大家认为易学难精的新型配电柜研究透彻,数十种接线方法熟练掌握、拆装柜体独立完成、学习笔记记了厚厚一本,这个型号的配电柜装卸维修从此就有了经验可循。

此外,他还将这些经验整理成册,针对大家工作中常见的“疑难杂症”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给身边战友。截至目前,他共编写专业手册6本,带出业务骨干500多名,为部队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。

他对于培养人才是一点保留都没有,他是用他平时训练过程总结的经验,以及心得对我们进行教学。在操作过程中,我们就很容易学会这些比较难点课目的训练方法。

干一行爱一行,择一事终一生。2019年底,高玉华服役期满,他主动向上级递交了长达两页半的延期服役申请书,申请书中写道,“一辈子真的很短,短到只能干好一件事;一辈子又真的很长,长到任何时候都不能选择将就。”

他从内心里面还是希望留下来,因为他比较喜欢这个职业,他喜欢当一名军人,所以他说的时候,我跟他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,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,你在部队当好你的兵,家里的事交给我就行。

要是想在一个领域里面,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做到最好,非常不容易,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刻苦的付出,所以现在我很能理解我的父亲。

32年初心不改,扎根深山品质犹坚。三次提干未成,两次延期服役,参与重大施工、重要演习保障任务数十次,荣立二等功1次,三等功7次,夺冠15次……这一串串数字,将这位时代精兵的军旅生涯编织地更加绚烂,也见证了他奉献在国防建设一线的发展历程。

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认真干好每件事,我所干的每件事也都很平凡,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传授给新战友,搞好传帮带,为部队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作为一名党员、一名老兵,他始终践行忠诚于党、做深山兵王的铮铮誓言,引领一茬茬官兵扎根岗位、苦练本领,以铁心向党、攻坚克难、勇于创新的姿态展现了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。
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