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能源是主战场,电力是主力军,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,是推动电力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电网计划投入 3,500亿美元,推进电网转型升级;南方电网计划投资 6,700亿元,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。2022年,国家电网计划安排电网投资额为 5,012亿元,首次突破 5,000亿元。2023年国家电网将加大投资,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,电网投资将超过5,200亿元,再创历史新高。在“30-60双碳”目标下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电力市场化改革都将对电能计量及实时调控提出更高要求。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生态中,能源的计量、结算、统计等环境都将发生较大变化,未来电力系统架构将变革我国目前单向用能潮流的架构,需要实现可调可控、荷随源动;而结合当前电力供应紧张时期,实现有序用电,实时且精准的电力负荷控制亦亟需多元化、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支撑。公司研制的新型终端、多芯表计及智能开关将成为“源-荷”关键节点,打造低压智能台区,实现精益管理,能源多元化互动,助力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。随着经济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、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,电网发展面临新挑战,依靠现代信息、通信和控制技术,积极发展智能电网,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,已成为国际电力发展的现实选择。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提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,而包括部分亚洲、非洲、中东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,结合电网的大规模建设、升级和改造,正在全方位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。

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、节能减排和能源多元化的愈发重视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共识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,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2022年,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众多政策支持储能的发展。2022年3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,从发展方向、支持措施等多方面提出了促进新型储能发展的具体意见。方案提出到2025年,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。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,系统成本降低30%以上。到 2030年,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。2022年5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,首次解读了独立储能内涵,加快了各省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、现货市场、中长期市场,有助于打开储能项目更大盈利空间。2022年 6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财政部等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,这是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能源发展的宏观蓝图和总体纲领,也是我国“双碳”目标提出之后的第一个能源发展五年规划,明确了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与功能定位。与此同时,各地也在中央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发展“新能源+储能”、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和多能互补,陆续出台各省新能源发展征求意见稿、战略规划、实施方案等,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,配储比例普遍在10%-20%,配储时长1-4小时,将为新型储能的高装机增速“托底”。

2022年,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,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速能源转型,储能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抓手之一。从全球储能市场来看,近年来,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地区主要在美国、欧洲和中国,合计占全球市场高达80%。除了国内市场,欧美等海外地区成为支撑储能企业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。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,美国支持政策也驱动着储能市场保持快速增长。2022年8月,美国通过《通货膨胀削减法案》(IRA),将独立储能纳入投资税收抵免(ITC)范畴,并且提高税收抵免额度,会改善储能投资经济性、激励光伏配储及独立储能装机。对于满足条件的大储项目,税收抵免比例提升,表前电力储能的发展进一步得到政策倾斜和极大的刺激。

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,2022年,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,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,达到20.4GW,是2021年同期的 2倍。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,达到13.1GW/27.1GWh,其中仅2022年新增装机就达到7.3GW/15.9GWh,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%,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%。随着原材料成本下降,商业模式逐渐趋向清晰化,叠加国内外政策和需求支撑,2023年储能市场有望延续高景气度。

公司是一家以能源的发、配、用、储产品业务为核心,集自主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能源领域的综合服务商,主要业务涉及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领域。

智能电网板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基础,核心技术是高精度量测技术、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和—二次融合技术,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主流供应商,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。主要包括标准仪器仪表、智能电表和智能配电网一二次产品和设备。

A、标准仪器仪表。包括高精度交直流电力测量、计量检定用标准仪表和标准源,主要用于电网各级计量院和自动化检表线,为智能电表和电动汽车充电桩提供检定服务。

B、智能电表。为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和海外智能电网建设用各种标准的智能电表、用电信息采集装置,提供AMI解决方案。

C、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设备。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、一二次融合环网箱、智能配电终端、故障指示器、柱上开关、环网箱、配电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柜。

公司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能量型储能系统、功率型储能系统、室内型储能系统、室外分布式储能系统、集中式独立储能系统、储能双向变流器、光储一体变流器、中压变流系统、BMS电池管理系统、EMS能量管理系统。主要应用场景有:独立储能电站、火电厂联合调频、新能源配套储能、电网侧调峰、用户侧填谷套利、无电地区微电网。

公司采取“研发-设计-生产-销售-服务”的经营模式,在销售产品的同时,更注重寻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并提供售后服务、运维服务,不断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。报告期内,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。

公司业绩驱动因素主要来自行业发展推动、客户需求推动、公司内部管理的精细化运作、核心竞争力或服务能力提升带来的商业机会等。

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,公司所处行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。公司积极参加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、地方电力公司以及海外电力公司等客户的招投标活动;与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、能源央企、地方能源企业等知名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;积极开拓非电网市场。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管理放在重要位置,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,对产品设计开发、生产、服务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,以持续增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公司深耕电力行业二十余载,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,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。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公司研发实力雄。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